发表日期:2023年10月12日 浏览次数:320
正常视力的发展
出生婴儿虽然可以观察到周围的事物,但在零至12岁期间,眼球是在不断地生长发育中,视力也在变化中。三岁左右,视力应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而视力的发展需依靠正常地运用眼睛。若在眼球的生长发育期间,特别是5岁以内,因各种原因影响了眼睛的正常使用,就会导致视功能下降,产生弱视;若在12岁以前没能获得有效治疗,则视力会终生受到影响。
正常的生活需要一双视力好的眼睛,有许多职业也需要双眼都有良好的视力。为此,我们应尽早察觉及矫正弱视。
发生弱视的病因及分类
斜视因两眼视轴不对称,向内偏斜(“斗鸡眼”)或向外偏斜,而经常斜的一眼视功能会下降,所形成的弱视称为斜视性弱视。
屈光不正,双眼存在较高的远视、近视或散光,又没能得到及时的矫正,使得视觉功能不能正常发育,则易引致弱视,称为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参差一两眼的屈光程度不同, (通常近视、远视相差3.D以上,屈光相差1.D以上)度数高的眼又未能及时得到屈光矫正,也容易导致一眼的弱视,称为屈光参性弱视。
任何情况防碍眼底接收一个清晰的影像都会使儿童有机会患上弱视。例如,眼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等,遮盖了视轴,影响视力的正常发展,这称为形觉丧失性弱视。
而当我们发现并矫正了致弱视的病因后,仍要进行弱视治疗。例如,矫正了斜视,为屈光不正的儿童配上眼镜或割除了先天性白内障后,仍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弱视治疗。
如何检查及诊断弱视
由于弱视眼的外观大部分是正常的,以及单眼弱视的孩子很少会投诉其中一只眼视力模糊,因此,弱视通常都会被忽视。大多数三岁左右的孩子,经过训练已可以合作地接受视力检查。因此,三岁左右的儿童应常规给予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视力不能达到正常标准(1.0),就应找医师做进一步检查。
眼科医师会在对眼睛做常规检查后,再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了解有无屈光不正以及程度如何,进而确定眼睛是否患有弱视,以及弱视的成因及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弱视依视力减退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圾。
弱视眼的治疗
弱视治疗年龄小,效果愈好,弱视程度愈轻,治疗的效果愈显著。弱视治疗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要有耐心,要坚持。对于有屈光不正的眼,首先要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并每隔半年,最长一年重新验光一次,依屈光的改变而调整眼镜。对单眼弱视的儿童,通常需遮盖正常的眼睛,强迫多用弱视眼。需注意的是,过量的遮眼有时会使正常眼睛的视力下降。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需在医师的指导下去遮眼,遮眼后每隔一个月要检查一下双眼的视力。医师的责任是指导孩子及家长如何进行治疗,而家长的责任是执行治疗。没有一个小孩会喜欢遮眼,而家长必须劝导孩子去接受治疗。还有一些物理、生理的疗法及部分药物可以帮助尽快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如红闪、后像、光刷CAM生理刺激仪及精细作业等。重要的是使用哪种疗法及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根据弱视的分类及程度而定。
防治弱视,让孩子有一双健康的眼睛
建立良好的双眼需要在眼睛的发育期正常的运用双眼。若眼睛在出生后至学龄前未能正常发展则会导致弱视。
弱视的眼睛没有明显的改变,儿童需尽早检查视力有助于发现弱视。常易导致弱视的情况有斜视,没有矫正好的屈光异常及屈光参差。另有些先天性眼疾,如先天性白内障等,也易引致弱视。
弱视矫正的成功,有赖于早发现,早治疗,以及家长与医师的合作,坚持不懈的、有耐心的弱视治疗。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良好的双眼视力是将来成功发展的保证。让我们都来从儿童期的视力保健开始做起。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