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3年10月12日 浏览次数:345
摘要: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将出现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问题,最终导致失明。在我国,患糖尿病30年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为9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上升到致盲眼病的第四位。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致盲
早期筛查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更是居世界第一。糖尿病病人在患病一定时期后,会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出血,这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医院专家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眼底疾病,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症状。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将出现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问题,最终导致失明。在我国,患糖尿病30年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为9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上升到致盲眼病的第四位。
据了解,我国眼底病学组于1984年参考国外分期标准制订了我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共六期。由于早期糖网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容易被忽略。眼科医院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一般在5至10年内患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但很多患者由于不了解或不在意,等病情发展到很严重才来就医,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4期之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进入了增殖期,在4期之前治疗效果最好。”
眼科医院专家特别提醒,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后,其病程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视力明显下降便很难恢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早发现、早诊断十分重要。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控制好血糖外,还要一年检查一次眼底,病程长的患者一年要检查几次。
“糖网病防盲的关键在于早期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及定期做眼底检查,这是把握治疗时机、减少致盲的唯一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眼科医院专家提醒广大糖友,通常情况下,一只眼睛出现眼病后,半年左右另一只眼也会犯同样的病,因此,如果一只眼睛出现视力模糊等问题,一定要对另一只眼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早地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蛛丝马迹,一旦出现眼部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便保护现有的视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看到“门歪了”、“窗扭了”
可能不是“老花眼”而是黄斑病变
52岁的赵女士在半年前发现自己看东西时就像哈哈镜一样,不由得心生狐疑,难道是自己老花眼的度数又加深了?但是细心的她很快就发现,老花眼是看近处的东西会模糊成片,但是现在是不管远近都模糊且变形了。她不敢怠慢,赶紧去了医院。结果验证了她的担忧,的确不是老花眼度数加深,而是黄斑裂孔,这属于黄斑病变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底是人体唯一一处活体观察血管情况的部位,是全身疾病反映的窗口。眼底的疾病包括视网膜、视盘、脉络膜和玻璃体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变性四种病变危害最大,也最常见,任何一种都可能夺去人们的视力。”眼科医院专家提醒,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高发于中老年群体。